——羅易成新著《黃河圖:黃河流域手藝人和他們的家鄉》新書發布會暨中國守藝人創新論壇在京舉辦
《黃河圖:黃河流域手藝人和他們的家鄉》
11月8日,《黃河圖:黃河流域手藝人和他們的家鄉》(以下簡稱《黃河圖》)新書發布會暨中國守藝人創新論壇在京舉辦,活動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與中國商務廣告協會非遺推動委員會共同主辦,三聯書店副總編輯常紹民、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會長李西沙等出席發布會并分別在新書發布會與論壇環節致辭。三聯書店副總編輯常紹民在致辭中祝賀了《黃河圖》的出版,并向到場來賓介紹了羅易成“中國守藝人”系列中另外兩本書《中國守藝人一百零八匠:傳統手工藝人的詩意與鄉愁》和《求同存藝:兩岸手藝人的匠心對話》在業界所取得的榮譽。常紹民還說,作為“中國守藝人”系列的新的一種,《黃河圖》更上一層樓,更有看點,更有味道。熱切希望羅易成的這部新著能夠繼續受到讀者、業界和社會的關注和喜愛,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會長李西沙在致辭中說到,《黃河圖》的作者羅易成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中國商務廣告協會非遺推動委員會的秘書長。中國商務廣告協會2022年成立這個機構,就是把推廣、傳播傳統手藝也視為我們廣告行業的重要使命。羅易成在這方面起了一個好頭,我們應該有更多的力量,整合更多的資源一起來為傳統手藝注入新生的活力,把傳統手藝里的內容進行消化和轉化之后成為我們傳播中新的創意點。
活動現場
三聯書店副總編輯常紹民致辭
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會長李西沙致辭
《黃河圖》作者羅易成
《黃河圖》作者、書中采訪的部分手藝人及編輯校對等環節代表
《黃河圖》是作者羅易成傾注5年心力完成的著作。書中展示了羅易成深度采訪的黃河流域27位手藝人,這些手藝人從事的手藝中,有對應求子的淮陽泥泥狗,有在孩子出生時用到的布老虎、紅燈籠、炕頭石獅等,有在孩子成長玩到的風箏和面塑,有結婚時需要的土族盤繡、彩印花布,有過壽時講究的面塑壽桃和堆花,還有人們對往生后的家中先人表達緬懷思念的寒燕和墓室壁畫……羅易成通過這本書的寫作,表達了他對傳統手藝的一種敘述視角:這些對應人生不同節點的手藝,串起一條炎黃子孫幾千年來形成的情感脈絡,這是一條與黃河并行的河,這條河叫人生。手藝為我們呈現的,是在人生這條長河中,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隆重對待。
此書因其結構的巧思和深入、紀實的講述,入選“中國出版國家文化公園文庫”。
作者羅易成在完成黃河流域手藝人采訪及圖書寫作的過程中,也用他作為資深創意人、11年4A公司從業經歷的角色,一直在思考一個重要的命題,我們除了記錄和傳播傳統手藝之外,在當下生活如何打造傳統手藝的消費場景?手藝人如何用匠心與創新保有從容篤定的生活、堅守他所從事的手藝?借助傳統手藝,如何打造內容傳播的新物種?本土手藝如何打通國際傳播的通道?AI技術如何激發傳統手藝煥然新生?
于是,借由《黃河圖》新書發布的契機,由中國商務廣告協會主辦、羅易成及其中國守藝人團隊合力執行、組織了首屆的中國守藝人創新論壇。今天的人們依然像過去一樣經歷屬于自己的人生長河,我們同樣需要在這些人生節點上用一種情感的儀式來隆重對待,這樣,傳統手藝保留下來的造型、圖案、紋樣,以及被人們賦予的美好寓意依然可以應用到今天人們表達情感的場景中。《黃河圖》作為一本書,是用挖掘、紀錄、傳播的方式向傳統手藝和手藝人致敬,中國守藝人創新論壇則是在《黃河圖》的基礎上,整合年輕手藝人、設計師、廣告機構、商業品牌等資源共同探討為傳統手藝創新打造當下百姓生活中依然需要的消費場景。
論壇環節,羅易成做了“從黃河圖到人生得藝”的開場演講,提出“人生得藝”的構想,年輕的手藝人代表周涵、劉嘉豪、郝冠雄、彭立,資深廣告人莫康孫、李三水,設計師崔長杰,策劃人韓永坤,以及中國民生銀行、三胖蛋瓜子、值得買等商業品牌/平臺一起圍繞“當下生活如何打造傳統手藝的消費場景”的命題展開探討,來自云南、安徽、山西、河北、北京以及中國臺灣等地的手藝人,國際傳播機構的代表,獨立設計師,媒體代表共150余人共同出席了新書發布會及創新論壇。
現場新書簽售
參加活動的各地年輕手藝人
這次活動,讓大家不僅了解傳統手藝在過去展示給我們的無盡寶藏,也探討并付諸實踐為手藝打造未來的可能。
活動由三聯書店與中國商務廣告協會非遺推動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守藝人承辦,同時也得到了深耕傳統手藝,在民生之美中探索新生之美的中國民生銀行、用匠心打造高品質瓜子的三胖蛋,以及值得買平臺的支持。